首页 > 考研报考 > 考研资讯

考研生用生命做赌注 体现教育制度悲凉

   2013年2月4日,24岁的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广告专业的大四学生沈晓川,静静地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。记者只能从他亲朋的回忆中,还原沈晓川为了考研(微博),由普通感冒拖延成肺炎,又最终不治的过程。(2月26日《海口晚报》)

  
  黑黑的眉毛,又大又圆的眼睛,戴着耳机和鸭舌帽,俏皮地抿着嘴。这是媒体公布的一张沈晓川生前照片里的形象。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孩子,在梦想的翅膀还未张开之前便不幸离去。我们听说过很多为了坚守岗位而英勇献身的故事,那么沈晓川为了坚持考研而放弃治疗,算不算英勇行为呢?
  
  在学习精神上,沈晓川算得上绝对的伟大了。相信很多学生和家长看到他敢于为学业“献身”的精神,都会自愧不如。但是,这种对于学业过分执着,置身体于不顾的精神,并不是值得提倡的。从感冒到肺炎,再到不治之症,这怪不得现代医学不够好,只能怪教育制度对学生的束缚太深。
  
  从小到大,孩子只要踏进学校大门,就好像进入战场,要去打赢一场场战斗。而打赢战斗的秘诀也很简单,就是背好书,考好试。在战斗中,没有劳逸结合的道理,只有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。学生就是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成长起来的,遇到考试,尤其是像研究生考试这种决定一生命运的大考,绝不敢有半分钟的喘息。因为自己休息一分钟,别人就比自己多看一分钟的书,别人淘汰自己的几率就大。莫说感冒咳嗽坚持学习,摔伤腿躺在担架上考试的有之,打着点滴输着营养液复习的有之,这些行为看似很壮烈,其实是教育制度的悲哀。
  
  在沈晓川身上,我们再一次看到教育对于学生健康的漠视。学生身体以及思想的健康,要比考高分重要得多。修身为本,学艺为末,现在的教育正好本末倒置。